新版生命科学(在运行)

English

  •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院长助理 党政办公室 学生工作办公室 研究生办公室 本科教学办公室 法治工作领导小组 学术分委员会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 师资队伍
    教授 副教授 助理教授、讲师 实验系列 已调离教授
  • 党建工作
    学院动态 主题教育 广西标杆院系创建工作 先进典型 统战工作
  •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 科学研究
    科研信息
  • 学生园地
    校园在线 下载中心
  • 实验中心
    实验教学中心简介
  • 校友之家
    校友风采 校友活动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科教进展
  • 党群动态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我院刘云峰教授团队在环形RNA调控水稻开花领域取得新进展

作者:刘云峰   发布时间:2025-03-27

近日,我院刘云峰教授团队在环形RNA调控水稻开花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The circularRNAs derived from MIR156D promote rice heading by repressing transcription elongation of pri-miR156d through R-loop formation”为题,发表在Nature子刊Nature Plants上。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为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苏元副教授、2021级生物学博士生易勇和葛盛超副教授,通讯作者为我院刘云峰教授和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于彬教授。广西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开花时间(抽穗期)作为水稻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不仅决定了水稻品种的种植地区和季节适应性,还与水稻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密切相关。水稻开花期的调控网络非常复杂,通过对内源和外源信号的响应,主要由3条途径控制开花抽穗,分别是光周期途径、温度途径和年龄途径。其中年龄开花途径的分子钟miR156随着植物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最终调控水稻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然而,调节miR156年龄依赖性表达模式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

该团队首次报道了来源于水稻pri-miR156d的环状RNA(ciMIR156Ds)通过与其模板DNA形成R-loop的方式负调控miR156水平的全新分子机理。该研究发现ciMIR156D水平随植物年龄增长而增加,并能降低pri-miR156d和miR156的水平,启动水稻开花抽穗进程。ciMIR156Ds与MIR156D在母基因形成R-loop,该结构减少了RNA聚合酶II的转录延伸,从而阻碍了pri-miR156d的合成。这些发现揭示了一种通过环形RNA精细调控年龄开花途径分子钟miR156的新颖机制,为培育抽穗期多样化的水稻品种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据悉,该研究得到广西八桂学者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近年来,刘云峰教授团队致力于非编码RNA调控及植物分子遗传研究。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PLoS Biology、Plant Cell、Plant Physi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上。


一审一校 | 关家运

二审二校 | 覃文月

三审三校 | 李伟辉


    上一篇:广西大学党委第十巡察组巡察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公告
    下一篇:我院获得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A等级立项建设

Copyright (C) 2003-2020 LST.GX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sky109office@163.com
地址:中国·广西·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邮编:530004 电话:0771-3235707